变频器干扰故障处理-变频器输出电流测量
时间:2017-02-20 16:1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在变频器应用中,必须对干扰故障提高重视。各类干扰故障,不仅会导致变频失灵,增加运行能耗,而且可能导致硬件设备损坏。因此,需要根据故障干扰来源,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抑制谐波,保证变频器处于安全运行状态,降低故障率。 在变频器干扰故障诊断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故障树分析原理对干扰故障进行分析”。故障树分析主要是以被诊断故障目标的组织与性能特点的作为模型,也是特定性能的因果模型。在具体的应用中,首先选取最合理的顶事件,其次,创设科学的故障树,依据对变频器展开的故障树分析,建立故障树。最后,采用逻辑思维和最小各级计算方法,对变频器故障干扰进行诊断。 变频器干扰故障的主要类型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1.静电耦合干扰处理措施。 静电耦合主要由控制电缆和区域电流通过器件通道,在电缆中产生电势。对于静电耦合干扰的故障干扰处理,可以适当地加大变频器电缆与干扰源电源电缆的距离。当距离超过道题直径45倍左右时,干扰的作用就不会太过于明显,干扰程度不大。此外,还可以通过在两者电缆之间的安置屏蔽导体,再把屏蔽导体接至地面,这样也能够有效减少变频器干扰。 2.静电感应干扰处理措施。 静电感应干扰主要是指周边电流通过器件通道所产生的磁通变化在电缆中感应出的电势。对于静电感应干扰的故障干扰处理,通常可以把控制电缆与主回路电缆或者与其他动力电缆分离铺设,而两者之间的分离距离一般都是在30cm以上,最低的标准为10cm。在电缆分离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把控制电缆穿过铁管铺设。将控制传输导体尽可能小的绞合,绞合的间距越小,铺设的线路也就越短,而抗干扰的效果也就越明显。 3.电波干扰处理措施。 这种故障的排除除了外界因素,将变频器远离强辐射的干扰源外,主要是应增强其自身的抗干扰能力。特别对于主控板,除了采取必要的屏蔽措施外,采取对外界隔离的方式尤为重要。首先应尽量使主控板与外界的接口采用隔离措施。我们在高中压及低压大功率变频器及提升机变频器中采用了光纤传输隔离,在外界取样电路(包括短路保护、过流保护、温升保护及过、欠压保护)中采用了光电隔离,在提升机与外界接口电路中采用了plc隔离,这些措施都有效避免了外界的电磁干扰,在实践应用中都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再一点就是对变频器的控制电路(主控板、分信号板及显示板)中应用的数字电路,如74HC14、74HC00、74HC373及芯片89C51、87C196等,应特别强调每个集成块都应加退耦电容。 变频器输出电流测量 普通万用表一般只能测量45~66Hz或45~440Hz的交流正弦波。部分真有效值万用表的测量频率范围要宽得多,许多人认为可以用于变频测量、测试。其实不然,因为这种表测量结果把基波和载波都包含进去了。比如上述变频器,380V输出时,测量结果一般在400V以上。 一般的霍尔电流传感器输出的是瞬时值。转换为有效值需要采用有效值转换电路实现,也可通过数字采样,在对采样的样本进行方均根运算获取。过载判断是根据有效值进行的。 变频器各部分的电压、电流的测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