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人必知的电气设备检修金规 传统电气设备检修方式存在不足
时间:2017-03-10 21:5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在所难免,掌握一定的检修原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检修效率,同时也能培养良好的检修习惯,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1.先断电后检修
检修时,必须先自己断电,挂上警示标牌并通知周围的同事,然后才能开始检修。要知道多数的事故都因为在沟通上出了问题,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断电送电必须自己完成。
2.先动口眼再动手
对于有故障的电气设备,不应急于动手,应先询问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对于生疏的设备,还应先熟悉电路原理和结构特点,遵守相应规则。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个电气部件的功能、位置、连接方式以及与四周其他器件的关系,一定要先看图纸,在没有组装图的情况下,应一边拆卸,一边画草图,并记上标记。
3.先外部后内部
外部是指暴露在电气设备外壳或密封件外部的各种开关、按钮、插口以及指示灯;内部是指在电气设备外壳或密封件内部的印刷电路板、元器件及各种连接导线。先外部调试,后内部处理,就是在不拆卸电气设备的情况下利用电气设备面板上的开关、按钮、旋钮、插口等调试检查,压缩故障范围。首先排除电气设备外部部件所引起的故障.再检修设备内部的故障,尽量避免不必要拆卸。
4.先机械后电气
只有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检查电路故障时,应利用检测仪器寻找故障部位,确认无接触不良故障后,再有针对性地查看线路与机械的运作关系,以免误判。
5.先静态后动态
在设备未通电时,判定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熔芯的好坏,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听其声、测参数、判定故障,最后进行维修。如在电动机缺相时,若测量三相电压值无法着判别时,就应该听其声,单独测每相对地电压,方可判定哪一相缺损。
6.先清洁后维修
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许多故障都是由脏污及导电尘块引起的,一经清洁故障往往就会排除。
7.先电源后设备
电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个电气故障中占的比例很高,所以先检修电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8.先普遍后特殊
因装配质量或其他元件因素而引起的故障,一般占常见故障的50%左右。电气设备多为软故障,要靠经验和仪表来测量和维修。
9.先外围后内部
先不要急于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在确认外围设备电路正常时,再考虑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
10.先直流后交流
检修时,必须先检查直流回路静态工作点,再检查交流回路动态工作点。
11 . 先简单后复杂
此技巧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检修故障时,要先用最简单易行、检修人员自己最拿手的方法去处理然后再用复杂、精确的或是自己不熟悉的方法。二是排除故障时,先排除直观、显而易见、简单常见的故障,后排除难度较高、没有处理过的疑难故障。简言之:先易后难。
12.先故障后调试
对于调试和故障并存的电气设备,应先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调试必须在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进行。
事物往往是千变万化和千差万别的。电气设备的同一种故障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象,而同一种表象又可能是不同的故障,对于多种故障同时存在的情况则更加复杂。设备检修时,要有的放矢,机动灵活,次序并非一成不变。任何一台有故障的电气设备检修完后,不能以为万事大吉了。敬业的电工应把故障现象、原因、检修经过、技巧、心得等记录在专用笔记本上。同时学习掌握各种新型电气设备的机电理论知识,熟悉其工作原理,将自己的经验、技巧、心得上升为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具体故障具体分析,才能提高排除故障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检修电气设备的行家里手。
(责任编辑:admin)传统电气设备检修方式存在的不足 在早期的电气设备维修中以事后维修为主,是指在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进行检修,这种检修方法极为不科学。随着电气设备检修技术的发展,预防性检修逐步替代了事后维修,主要指定期试验和定期检修,在检修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等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并根据不同电气设备制定与其相适应的试验周期和项目。预防性检修在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方面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检修方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传统电气设备检修的及时性、主动性较差 由于预防性检修是定期进行的,使得许多检修人员形成了按部就班的工作观念,只会重视电气设备的定期检修工作,而忽视对电气设备运行情况的日常监控。在这种状况下,严重降低了检修人员对电气设备检修的主动性,若电气设备缺陷及隐患发展速度较快,那么定期检修方式则有可能难以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 2.传统电气设备检修的工作效率偏低 电气设备的预防性检修工作覆盖面广且缺乏针对性,往往需要在定期检修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检修工作效率偏低。同时,在预防性检修过程中,经常分不清楚电气设备检修的主次,致使有问题的设备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运行良好的设备却浪费了检修资源,从而造成检修工作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较低。 3.传统电气设备检修的限制条件过多 在电力电气设备定期检修时,往往需要停电后才能进行检修工作,不仅增加了电气设备的检修成本,而且还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由于设备在停电状态下的温度和采用的试验电压与运行状态下的温度和电压有很大区别,从而导致电气设备实验的准确性大幅度降低。 4.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优势分析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逐步向智能化、高电压的方向发展,电力电气设备也随之增多,同时检修工作量也日益加重,这使得传统的定期检修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电气设备诊断和管理的高要求。为此,必须采取一套科学的检修模式以适应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而状态检修模式以其先进的检修技术、高准确性的试验结果,逐步成为了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检修模式。状态检修模式以带电检测、在线监测、故障诊断为基础,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设备缺陷表现出来的电气、化学、物理等特性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判断,进而预测绝缘剩余寿命,合理安排电气设备检修方式和检修项目,以达到预防设备故障发生的目的。带电检测主要是指在设备运行的状态下,利用带电检测仪器对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在线监测是指在设备运行的状态下,利用传感器、计算机、光纤等设备对设备状态参数进行连续或随时的测试,对故障进行判断。由于状态检修模式中所获取的数据均取自于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所以可以有效克服预防性维修的缺陷,彻底解决定期检修中存在的检修限制条件多、检修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不仅有利于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还能够克服定期检修的盲目性,大幅度提高电力电气设备供电的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