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网-工控人家园官网移动版

主页 > 五金电气 > 电工基础 >

电流互感器使用方法 相位接反了,限位器还起作用吗?

互感器是按比例变换电压或电流的设备。互感器的功能是将高电压或大电流按比例变换成标准低电压(100V)或标准小电流(5A或1A,均指额定值),以便实现测量仪表、保护设备及自动控制设备的标准化、小型化。互感器还可用来隔开高电压系统,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在测量交变电流的大电流时,为便于二次仪表测量,需要转换为比较统一的电流(我国规定电流互感器的二次额定为5A),另外线路上的电压都比较高,如直接测量是非常危险的,电流互感器就起到变流和电气隔离作用。它是电力系统中测量仪表、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获取电气一次回路电流信息的传感器,电流互感器将高电流按比例转换成低电流,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接在一次系统,二次侧接测量仪表、继电保护等。
电流互感器的安全使用
(1)选择电流互感器时,要注意它的额定电压应与线路电压相符。电流比选择要适当。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流应等于或稍大于负荷电流,两只或多只互感器一起使用时电流比应相同。互感器二次侧所带测量仪表不宜太多,一般不应超过3块。
(2)电流互感器在运行中,由于二次绕组所串联的电器仪表等阻抗非常小,基本上处于短路状态,这一点明显区别于普通变压器。所以电流互感器工作时二次侧不允许开路。安装时,其二次接线连接应牢固,而且不允许安装熔断器和开关,并且严禁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带电作业。
(3)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必须接地,防止一、二次侧绕组间绝缘击穿时,一次侧的高压穿入低压侧,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4)电流互感器在连接时必须注意端子极性,防止接错线。

相位接反了,限位器还起作用吗?

相位接反了,限位器还起作用吗?直接贸然的回答就是:没用。为什么呢?造成的问题严重吗?有办法改进吗?我们还是看看背后的故事吧。
既然已经涉及到限位器了,一般来讲,控制电路就需要对电机实施正反转控制。如图,是比较基本的点动正/反转控制线路图(上半部分为主线路,下半部分为控制线路)。


简单的说明一下:这里SB1和SB2为复合点动开关,用于人工操作,这种开关本身就带有互锁功能,按照常规,该线路依旧设置有互锁开关,即KMR-2与KMF-2。另外:图中的SQ1与SQ2为限位开关,QS为电源总开关,FU1与FU2为熔断器,FR为热保护继电器。
正常情况下,按下SB1,KMF线圈带电,KMF-1闭合,KMF-2断开,电机开始转动,我们假定此时为正转,设备的动作为向上行驶,当碰到限位开关SQ1时,SQ1将断开,KMF线圈因而断电,电机不再正向转动,设备也不能再向上行驶;按下SB2也是类似的控制,但电机反转,设备的动作为向下行驶。
若主线路接线时,接反相了会怎样呢?按下SB1,同样是KMF线圈带电,KMF-1闭合,KMF-2断开,电机转动,但此时由于反相,电机将会是反转,设备向下行驶,碰到的限位开关将是SQ2。就是说,一直按着SB1,电机一直反转,不会再有限位开关将SQ1所在支路断开,限位不起作用了。
从电路图来看,反相后,限位开关起不到该有的作用,这很明显。但很多非专业人士,或不求甚解的人,总是会被“限位”二字迷惑:以为“限位”就是能限制住设备的位置,装了“限位”就不可能逃出限制范围。
笔者就遇到过一件至今想来依然后怕的事。工地整改,要将塔吊的供电配电箱换一下。在拆掉旧配电箱上的线路时,当时也确实是记下了相位顺序,用脑子记的,后来就按照记忆,在新配电箱上按照相位顺序接了线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提醒塔吊操作人员可能存在反相。该塔吊操作工也是较“猛”的一个人,上去后,就直接放“塔吊钩子”。正常来讲,就是塔吊小臂的钢绳往下放,钩子往下落。http://www.diangon.com/m417881.html但正如大家想的,相位接反了,“放钩子”变成了“收钩子”,由于那“小臂钩子”上的钢绳在上次停止作业时,就属于比较收拢的状态,又由于操作比较“猛”,钩子上方的钢绳很快收的没有,继而拉断,钩子轰然落地。万幸没有砸到人,但该事故也足以让人冷汗冒一身。
就事故本身来说,不合规范处太多:没有正确记录相位顺序,没有通知相关人员整改情况,没有改后试运营,等等等等。但对“限位”的过分相信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确实,当时包括塔吊操作人员在内的许多人都说:“塔吊上装有限位啊!”
虽然过份依赖“限位”可能会出问题,但话说回来,“限位”毕竟还是很重要的安全保护手段。那我们能不能让这份保护更加坚固呢?笔者思来想去,也只有应付的一个笨方法:加“保护限位”。(查资料也没怎么查到。)


所谓“保护限位”,就是在限位开关之外再加“限位”,这个限位开关接在控制线路的主干路上(如图标记处),根据情况加一个或两个。
当出现类似反相这种情况时,设备越过常规限位开关后,就会碰到“保护限位”,于是整个线路断电。当然,该情况断电后需要检修调试。但毕竟这是不经常发生的事(这也许是一般设备都不设“保护限位”的原因吧?),并且相比较出现恶性事故,应该还算是划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