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参加单片机编程大赛的编程组最小年龄14岁,初级组装组最小年龄8岁。诸位单片机学习者,自问一下自己几岁了,不管从学习能力还是理解能力,我想同学们都是超过这些参赛的孩子了吧。可是为什么他们能学会,我们反而学起来困难呢? 问题就是在于你的优势,就是你的劣势。 一、鹦鹉学舌 一个10岁的孩子,刚开始学习语文,数学的时候,通常就是学习背诵,学习乘法口诀,反反复复不断的练习。我上小学的时候,三年级这一年开始学习复杂的汉字,学习数学四则混合运算,一个学习不知道要反复背诵多少遍诗词,不知道练习多少道数学题。尤其是学数学的时候,考试都会有一张演算纸,允许数学进行验算,最终在考卷上写答案。 因此第一步:鹦鹉学舌,其实说白了就是背诵。因为单片机对你来讲,完全是全新世界,和一个10岁的小孩上三年级学语文数学没有太大区别。 有人会讲了,编程是一种逻辑思维,背诵程序这不是扯淡么。我们在背诵古诗的时候,知道“朝辞白帝彩云间”是什么意思呢?不需要你知道,你只需要背过。而现在你肯定是知道什么意思的。 很多同学的误区就是他认为能看懂,能理解就行了,因此就是瞪着眼睛去看,而不是去抄去背。看过了,觉得自己懂了,真正一动手,写出来的程序乱糟糟。第一步的目的就是先让你记住,而后理解。你都没记住,理解个毛线。只有你记住了,内容停留在电脑里边了,那么随着往后学习,慢慢就会消化理解。 二、照葫芦画瓢 抄过了,背过了,剩下的要干嘛?就是默写。所谓的默写,就是和小学生考试一样。应试考试到底有没有用?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全世界如果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有反对者会说这不又是傻瓜式教学么?默写的过程,每写一条程序,都是你要理解这条程序起到什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对单片机和编程进一步熟悉的过程。这一步比第一步还要重要的多。第一步仅仅是照着抄,背诵。而第二步通过默写,是要找出你所不知道的你的问题。感觉有点绕是吧,就是说,有很多错误,你是不知道自己会犯的,也不知道程序中哪里需要特别注意的,只有真正的做一次,你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哪里不懂,写程序到底哪里容易犯错。第一遍默写不成功没关系,自己返回去查查到底哪里没记住,哪里不懂,哪里错了,再默写一遍。这是一次检验的过程,就是要帮助你找到自己的遗漏之处。如果仅仅是跟着教程学习,自己不动手,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但是同学们要注意,移植不等于ctrl +c和ctrl+v,移植要把内容理解透彻,复制过来后,要进行一个无缝连接。做无缝连接的时候,首先要分析出自己的程序和教程里的代码之间的接口差异,然后复制过来,调试完毕才能好用。经常有同学复制我们的部分代码,然后说怎么就不好用。不好用就要调试,调试程序是每一个工程师不可缺少的历练。 四、理论实践结合,温故知新。 走到第四步的同学,基本上都是之前我讲的学的比较好的同学了。学的差不多再来复习一下教程,所获取多少,我想这部分同学是非常清楚的,经常听有的同学会说,每一遍都有新收获。至于实践,之前我讲过,有机会实践一定要去参与实践,么有机会实践也要找机会实践。只有战场上经历实战的士兵,才具备真正的战斗技能。 单片机系统不正常工作故障检查步骤 如果出现系统不正常工作,请按以下步骤检查: 1. 查看门狗的复位输出,可能的话在电路板上加一个,下拉,这样看起来就更方便;要是看门狗复位信号有,往下; 2. 查,看看管脚有没有问题;一般编程器能够将程序写入,说明是好的;最好手头上准备一个验证过的单片机,内部有一个简单的程序,比如,在某个口线上输出1个1秒占空比的方波等,可以使用万用表测量。 加一句:设计产品时,要在关键的地方:电源、串口、看门狗的输出和输入、I/O口等加不同颜色的指示,便于调试;作为批量大的产品,可以去掉部分,一方面是降低成本、一方面是流程保密; 3. 再查磁片电容,有些瓷片电容质量不行,干脆换了;顺便说一下,换器件最好使用吸锡带,将焊盘内的锡吸干净,再将器件拔出,这样不会损伤焊盘内的过孔;再将新的瓷片电容焊接上去的时候,用万用表量量是好的再焊; 4. 最后只有换晶振了;切记要买好的晶振,有些品牌质量比较好。 5. 以上按照以上步骤检测时,将无关的外围芯片去掉;因为有一些是外围器件的故障导致单片机最小系统没有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